- · 《安徽农学通报 》编辑部[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杂志社[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杂志社[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栏[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投稿方[10/30]
当农学遇上思政课 人和植物一样,都需要奋力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这门课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鲍升南每节课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亮点”,这让他觉得非常有趣,“看到有这么多老师与学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这门课让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鲍升南每节课都能发现不一样的“亮点”,这让他觉得非常有趣,“看到有这么多老师与学生,锲而不舍地为中国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我更能体会到农学专业青年学子的新时代担当”。
这样的课不止一门,在华中农业大学还有一门需要进行“头脑风暴”的思政课。“美丽中国,如何建设?”“不同时期的乡村有什么异同点?”“东西方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差异是否会影响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合作?”……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绿色中国》的课堂上找到答案。
“人其实和植物一样,都需要潜心汲取养分,奋力生长”。在讲到植物的根茎叶时,姚家玲往往会从植物根茎的形态、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讨论植物根系与植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培育抗旱作物,而这恰恰也正是人的成长过程。“不管学生们将来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工作,我们希望这门课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姚家玲说。
“充满奥秘的植物世界是学校亮丽的风景,‘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也同样很美。”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姚家玲是《狮山兰芷》的主编,曾经为了寻找益母草,她跑遍了整个校园,后来终于在试验田后的水沟找到。书中300余种植物,每个她都可讲出编写过程中的故事。这也正是一代又一代农业科研人员孜孜不倦科研精神的缩影。
在《耕读中国》的劳动实践中,有的学生去食堂拍摄煎饼的制作过程;有的学生去采访打饭阿姨对浪费粮食和光盘行动的看法;还有的学生亲自种下了一颗玉米种子,记录下浇水施肥的全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劳动选择,但大家都在体会着粮食种植的不易,也越发明白粮食和农业的重要性。”时培博说。
油菜、水稻、柑橘、棉花、桃、李、梨、柿、茶……在一座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大学校园里,可以看到700余种植物。缤纷葱郁的植物世界,春华秋实,仪态万方。这些植物是位于武汉市南湖狮子山脚下的华中农业大学一代又一代师生培育出的一项项科研成果。
“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我会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同时也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选择专业、职业,这样的话幸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就会很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明辉在课堂上经常会“偶遇”农学专业学生,也会遇到有各种各样困惑的学生,尽管他主要负责的课程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但在他的课上总能听到粮食安全、生物多样性等热点问题。陈明辉觉得把立德树人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就要多做一些延伸,他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够从更广阔的领域、多元的视角带学生看待世界、理解世界。
在华中农业大学有门叫作《耕读中国》的思政公选课,学生们可以听到我国“三农”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以及启示;可以看到无土栽培、智能控温、根系监测等智慧农业发展中的“高科技”;还可以用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耕读中国”……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株一丛都饱含着学校几辈学人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也正如屈原笔下的兰芷,默默绽放,播散芬芳。
春夏秋冬,花期不同,每个季节总会见到不同学院的师生在不同的试验田中忙碌着。每一株“苗”都在茁壮成长,生动的思政课也开到了田间地头,开进了植物世界。
“一名思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一学期的上课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一生。”陈明辉说。
屈原的《离骚》中借兰芷比喻君子芬芳、高洁的人格。在华中农业大学有一本叫作《狮山兰芷》的植物学辅助教材,不仅收录了校园内的300余种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还介绍了各类植物的识别特征以及校内分布地点,被同学们称为“校内植物名片”。
“学习农学、土壤学是需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大自然接触的,土壤健康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在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黄巧云的《土壤生物化学》课堂上,他时常将土壤生物化学理论、科学前沿与国家需求融合起来,向同学们讲述农业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辨,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镜鉴;从污染防治的战略抉择,到制度落地的本土化路径;从绿色挑战的应对方略,到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绿色中国》设置了11个专题,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听到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从哲学与历史、战略与制度、实践与应对、目标与方向等方面解读中国绿色发展的大逻辑。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zonghexinwen/2022/0512/1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