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农学通报 》投稿方[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期刊栏[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杂志社[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杂志社[10/30]
- · 《安徽农学通报 》编辑部[10/30]
山襟水带龙虎啸力拔山兮气盖世安徽和县霸王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人物,名震四海,其短暂的一生,为楚汉历史写下了极其威武雄壮的一页。霸王祠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凤凰山上,又名霸王庙、项羽庙、项王庙、楚王庙、项王祠等
西楚霸王项羽是历史人物,名震四海,其短暂的一生,为楚汉历史写下了极其威武雄壮的一页。霸王祠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凤凰山上,又名霸王庙、项羽庙、项王庙、楚王庙、项王祠等,其具体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有史可稽的是早在唐肃宗乾元年间该祠已存于世,李阳冰曾为之篆书匾额曰『西楚霸王灵祠』。一千多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来这里徜徉、凭吊这位盖世英雄。古祠临江而立, 古朴苍凉,面对波涛滚滚的江水,让人顿感时光如流水般消逝,而古祠所承载的英雄往事也会一一浮现在人们眼前。
山襟水带龙虎啸,力拔山兮气盖世。在霸王及其自刎之地乌江,人们留下了许多诗词来歌咏楚汉相争的这段历史,以及这位叱咤风云、流传至今的历史人物;在古祠里,也留下了许多包含历史深意的值得玩味的楹联。
司马迁乃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
杜师雄真豪士,灵祠大哭,至今墓木有余悲。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图空。
这两副作者佚名的楹联借司马迁、杜师雄两人一个写《史记》、一个哭祠,叙述鹿野之战、鸿门之宴史事,对霸王未竟事业而饮恨终身寄予深深的同情与叹息。同时,作者对司马迁作为史官记述评论项羽『无曲笔』提出了质疑;对一介文人杜默回乡酒后拜庙痛哭不已至今『有余悲』给予了褒扬。杜师雄并不是唯一在这里流下眼泪的人,同样是泪水,却诉说着不同的哀思。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赞他慷慨豪情;杜牧顿足『包羞忍耻是男儿』『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怀疑:败局已定,江东子弟『肯为君王卷土来』;朱彝尊感叹:『美人罢舞余春草,骏马悲鸣自朔风。』而『舟沉』和『斗碎』包含着深深的遗憾与不甘!
八千子弟随流水;
百二河山委大风。
天意欲兴刘,到此英雄难用武;
人心犹慕项,至今父老尚称王。
这也是两副作者佚名的楹联,霸王曾经率领过的八千子弟今何在?时光如流水,河山却依旧, 物是人非,『天意』『兴刘』,而『人心』『慕项』,作者的内心感情在楹联作品里已表露无遗。
霸王祠里的楹联许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大多是赞美之辞,表明了作者的感情趋向,这是可以理解的。 有的作品议史实,论人物,其实是可以当作『议论文』展开来读的,比如:
力拔山而气盖世,非战罪何羞父老;
楚方来则汉已入,孰知天不佑君王。
漫云天竟兴刘,四百载山河而今安在;
到处人多说项,数千年香火振古如斯。
此两联是对项羽亡灵的规劝和抚慰,盖世英雄项羽因为『天意』而失败了,但他留给后代的末路英雄的形象与精神仍然保持至今,一抑一扬,态度鲜明,一句『孰知天不佑君王』竟带有深深的悲愤与谴责之意了。
有的楹联作品带有浓厚的悲情色彩,
让人读了忍不住潸然泪下: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 独留青冢向黄昏。
拔山扛鼎,神勇天生,百战霸图开,伟业何曾输赤帝;
骏马美人,英雄气短,千秋遗恨在,怒涛犹自涌乌江。
虞姬乌骓,骏马美人,陪伴着项羽征战四方,然而,命运会捉弄人,纵有拔山扛鼎之神勇气概,也是英雄气短,最后自刎乌江, 遗恨千古。那日夜奔腾不息的不是江水,而是『怒涛』。有的作品高度赞扬了项羽为建立伟业而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英雄壮举:
气贯古今锐气;
神通天地精神。
叱咤金戈担日月;
纵横铁马啸风云。
另一副楹联是当代文学评论家闻山所撰并书,他从任用人才得失的角度,来评论楚汉相争的成败因果,尤见功力:
拔山举鼎,竟气杀范曾,岂天亡项;
过市贪杯,能封拜韩信,而人附刘。
霸王祠里还有两副遣词高远、意境浑厚的楹联值得特别提出来,一个是林散之先生所作:
犹听叱咤之声,外黄未坑,能存孺念,壮哉心鄙秦皇帝;
忍见风云变色,虞姬自刎,专为报恩,败已头抛吕马童。
著名书画家林散之在八十七岁时为重修霸王祠志庆而撰并书的此联,上下联各涉及有关项羽的两个事件,寓评论于叙史之中,书写了一代霸王鄙视秦皇帝又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豪情。另一副是赵朴初先生所撰并书,用雄健之笔,客观地表现了项羽雄壮与悲壮的一生: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网址: http://www.ahnxtbzz.cn/qikandaodu/2021/0309/637.html